您知道嗎?多少人心中嚮往的浪漫之都 – 巴黎,早在一個半世紀以前,仍是中古世紀的樣貌。除了右岸的羅浮宮附近,左岸以聖日耳曼德佩(Saint-Germain-des-Prés)教堂為中心的文教精華區以外,廣大的地區盡是難見天日的曲折巷道。
▎路易・拿破崙改變共和體制,自立皇帝後,他積極構思重建巴黎的計畫。
1853年,指派奧斯曼(Georges-Eugène Haussmann)擔任塞納省省長,展開改造巴黎的任務。路易.拿破崙曾宣示 :「我們要讓陽光照射到全城每個角落,正如真理之光啟迪我們的心智一般。」
這史無前例的大規模重建計劃,主要工程集中在1850 – 1870 年代之間,共約拆除了19,370 棟建物,並興建 34,000 棟建築。
奧斯曼將破舊的巷弄、屋宇密集的住商區開闢成通暢無阻的大道,同時廣建戲院、展覽廳,規劃商品街和遊樂場所,設立大型紀念碑、區政府廳堂和廣場等…
隨著城市的重建、公共設施的擴增,巴黎人的生活樣貌也有了潛移默化的改變。
接下來幾週,我們將藉由艾德加・竇加(Edgar Degas, 1834-1917)的畫作,一窺當時的萬象巴黎
▎竇加對於轉型後的巴黎生活有貼近的觀察。他的作品,常帶著一種隱身窺探的視角。《賽馬檢閱》具體而微地展現其繪畫特色,

竇加(Edgar Degas)油畫
1866-1868, 46 x 61 cm
奧賽美術館(Musée d’Orsay)
1857年,依循都更計劃的推展,「隆尚馬場」正式落成;巴黎人得以就近接觸發源於英國的賽馬運動。
啓用的那一年,路易・拿破崙偕家人搭乘遊艇,順著塞納河航行而下,抵達隆尚,參觀比賽。自此,賽馬成為上流社會蔚為時尚的盛事,而賽馬場的風貌也屢屢成為竇加觀察創作的主題。
《賽馬檢閱》以透視法架構景深,竇加選擇一個靜默旁觀的角度,從騎士和馬匹的背後,描繪賽事開始前出場亮相的姿態。
作品融合日本浮世繪版畫的風格,平塗紅土、黃土為基調的大地色彩於觀眾亭台、行人區、騎士的衣著和天空,產生一種復古的韻味。
畫中他粗略勾勒人物的身形衣著,卻仔細描繪馬匹的軀體線條和肢體動作;誰是主角,不言可喻。
對比遠方煙囪斜吹的煙,畫家在地上拉出長長的身影,不僅描繪光的來源,也引領觀者依循光影走入作品深處。而盡頭的焦點,竇加如攝影師般,捕捉一匹失控的馬脫繮飛奔的瞬間,也為看似平靜的場景,增添一抹動感與喧囂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