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西 (Moses) 是我們相當熟悉的聖經人物,在上帝的指示及守護下,他帶領居住於埃及、受到奴役的以色列人,穿越紅海,意圖回到上帝的應許之地-迦南。
他的事蹟象徵著上帝的揀選、應許、命定,以及對於彼此的信守,在基督敎義中別具意義;也因此有不少藝術家以此為創作主題,甚至拍攝成為電影。
故事背景延續過去兩週我們介紹過的《約瑟的故事》。在約瑟年少時,遭到哥哥們陷害,將他賣給前往埃及的商隊為奴,最後轉輾成為埃及掌握大權的宰相。
在大地乾旱之際,約瑟將家人接至埃及躲避飢荒,之後逐漸開枝散葉,成為以色列人定居埃及的起源。
▎隨著以色列人口日增,埃及王室開始感到威脅,甚至下令殺害所有以色列新生男嬰。
摩西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。他的母親為了避免兒子遭到殺害,將之置於籃中藏在河邊。之後,很幸運的被前來河邊沐浴的埃及公主所救,在王室中撫育成人。
長大後的摩西,某日因目堵埃及人毆打以色列人而將埃及人殺害。為躲避刑責,摩西逃離了埃及。不久,上帝在他面前顯靈,要求他將受苦難的以色列人領出埃及。
▎吉貝爾蒂在《摩西十誡》浮雕作品中,擷取的是摩西帶領以色列各部族人離開埃及,來到西奈山腳下紮營。因著上帝的召喚,摩西獨自登上山頂,接受十誡的瞬間。
吉貝爾蒂為上帝安排了非常隆重的出場;眾多天使伴隨左右,最前方兩位正鼓氣費力的吹響號角(補充四),頗有聖經原文的氣勢
「山上有雷轟、閃電,和密雲,並且角聲甚大」《出埃及記 第十九章》
畫面下方人物非常多,吉貝爾蒂相當細緻的刻畫人們見證上帝顯靈的各種情緒,藉由誇張的肢體語言,可以感受他們的崇拜、敬畏、不可置信、甚至是驚恐。
每個人物都是獨一無二的雕塑。
整幅作品場景也包含不少雕刻的細節,例如:高山稜線的波折與交錯、左邊溪水湍流的紋路以及營帳外觀的線條與圖騰,將畫面襯托得栩栩如生
最後,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山腰上還有一個人,他是約書亞,是摩西壯志未酬的接班人,也是下一幅作品的主角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