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吉貝爾蒂,打造天堂之美 (4) 開啟天堂之門】

過去我們以三篇文章,介紹吉貝爾蒂(Lorenzo Ghiberti, 1378-1455)傾注二十一年光陰所打造的「新約之門」。在作品完成後,吉貝爾蒂獲得高度的肯定與推崇。

 

▎次年(1425),當佛羅倫斯進口布商工會 (Arte dei Mercatanti) 再次發出委託,計畫為聖約翰洗禮堂打造第三對青銅門時,吉貝爾蒂成為不二人選,省略了競標的過程,直接以受邀人之姿,被賦予重任。

 

接下來的二十七年間,吉貝爾蒂再次率領工作室的夥伴共同合作,以《舊約聖經》為藍本,刻畫一幅幅精緻華麗、氣勢宏偉的故事場景,充分展現其藝術天賦及非凡技術;米開朗基羅(Michelangelo , 1475-1564)更曾讚嘆,稱其為真正值得成為「天堂之門」的傑作。

佛羅倫斯聖約翰洗禮堂 東門
(Eastern Door of the Baptistery )
吉貝爾蒂(Lorenzo Ghiberti)
1425-1452, 599 cm x 462 cm

 

▎「天堂之門」不同於洗禮堂另外兩組對門的形式,吉貝爾蒂跳脫原有的框架,將二十八片面板縮減為十片,同時捨棄四葉形(Barbed Quatrefoil) 的邊框,大幅擴大每片面板的創作面積。

他揀選舊約聖經中的十則故事,將之幻化為一幅幅精緻的藝術創作。

面板以二行五列的方式排列,透過由上而下、由左而右的瀏覽方向,依序以《創世紀》「亞當與夏娃」的故事為起點,其間包含該隱、亞伯、諾亞、亞伯拉罕、以撒、以掃、雅各、約瑟夫、摩西、約書亞及大衛等多人的相關故事,最後終結於《列王紀上》「所羅門與席巴女王」。

每幅場景的描繪,皆融合多個故事情節。吉貝爾蒂大量運用透視法的技巧,讓浮雕(Bas relief ) 作品產生如畫布般多層次的空間景深;而他所刻畫的人物,則充滿優雅而奇幻的想像,呈現超脫於自然的理想美。

接下來我們將利用數週的時間,帶大家逐幅賞析,細細訴說。下方局部畫面,邀請大家先賭為快…

亞當與夏娃 局部 (Adam and Eve)
羅倫佐・吉貝爾蒂(Lorenzo Ghilberti)
1425-1452
以撒、以掃和雅各 局部 (Issac, Esau, Jacob)
羅倫佐・吉貝爾蒂(Lorenzo Ghilberti)
1425-1452
約瑟的故事 局部 (Stories of Joseph)
羅倫佐・吉貝爾蒂(Lorenzo Ghilberti)
1425-1452

 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