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維梅爾,細緻的溫柔情懷 (九 ) 展現歷史畫家的高度 (上 )】

維梅爾以民俗畫聞名,作品多以社會中產階層人物為題材,以細膩的光影、嚴謹的構圖、寫真的技術,精緻刻畫日常的生活樣貌與社交活動。

然而,蒐藏於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的《繪畫藝術》,展現維梅爾更大的企圖心,以歷史畫的高度,將神話寓意及荷蘭歷史背景融合為一,後人將之視為極少數「完美」的繪畫作品,也是維梅爾現存創作中尺寸最大的一幅。

繪畫藝術 / 畫家的畫室 (The Art of Painting)
維梅爾 (Johannes Vermeer) 油畫
1666-1668, 120 cm x 100 cm

維梅爾以厚重垂墜的掛毯揭開序幕,有如舞台劇般的隆重儀式,藉以凝聚觀者一探究竟的期待;掛毯除了充分展現寫真的繪畫技巧外,維梅爾進一步結合前景西班牙椅,以相對較大的比例來凸顯空間的深度,其擺放的方向也提示觀看作品的途徑。

這樣的構圖技巧也就是所謂的「repoussoir」,藉由前景側邊的人或物 (通常具有方向性的提示),以偏大的比例吸引目光,並營造畫面空間感,進而引導觀者逐步進入畫中主題。

之前我們介紹過的《軍官與女孩》就是運用「repoussoir」技法的典型例子,維梅爾藉由前景軍官的視線,引領我們聚焦停留在女子清新秀麗的臉龐。

軍官與女孩 (Officer and Laughing Girl)
維梅爾 (Johannes Vermeer) 油畫
1657, 50.5 cm x 46 cm
紐約 弗里克收藏 (The Frick Collection, NY)

《繪畫藝術》中,前景側放的西班牙椅呈現開放的角度;維梅爾藉此邀請我們循序漸進走入畫中。首先登場的是右前方作畫的畫家;之後跟著畫家的目光,沿著桌子邊緣,發現左前方的模特兒,最後是牆上的地圖。 這一右一左的尋寶小路徑,豐富了畫面的層次,是維梅爾的刻意安排。

一般普遍認為,作品中畫家的形象,應該是維梅爾本人。畫家以支撐杖穩定手腕,同時可以觀察到,維梅爾上色之前,會先以白色線條勾勒輪廓。

繪畫藝術 / 畫家的畫室 局部 (The Art of Painting)
維梅爾 (Johannes Vermeer) 油畫
1666-1668, 120 cm x 100 cm
維也納 藝術史博物館 (Kunsthistorisches Museum, Wien)

而畫家正在描繪的少女,她的形象彷彿不屬於當代時空,她又是誰呢?

繪畫藝術 / 畫家的畫室 局部 (The Art of Painting)
維梅爾 (Johannes Vermeer) 油畫
1666-1668, 120 cm x 100 cm
維也納 藝術史博物館 (Kunsthistorisches Museum, Wien)

義大利作家切薩雷.里帕 (Cesare Ripa,1555-1622)曾以埃及、希臘及羅馬流傳的圖像為基礎,彙集創作一本書冊,名為《圖像學》(Iconologia,1593)。書中將各種抽象概念,包含美德、惡習、情緒、思想、藝術與學術等範疇,賦予具體的擬人化描述。

例如「和平」,書中將其描繪成一名有羽翼的年輕少女,妝點著橄欖枝、玉米穗(代表和平時期的豐收),同時周邊有獅子及羔羊共處。

《圖像學》將多種概念依開頭字母順序排列,逐一描述,如同一本表徵圖像的百科全書,於十七世紀陸續翻譯為歐洲各種語言。1593年最早的版本並無插畫,隨時間演進,內容與插畫雖因不同版本而有差異,但仍是藝術家、作家創作時重要之參考指南,影響深遠。

克里奧, 《圖像學》法文版,1643
(Clio, Cesare Ripa, Iconologia, translated into French by Jean Baudoin, 1643 edition.)

維梅爾畫中女主角,左手捧著書、右手拿著一把小號,頭上月桂葉所編織的桂冠顯得相當醒目,完全符合《圖像學》中描繪的九位繆思女神之一,克里奧(Clio)。她掌管歷史,是偉大成就的宣揚者。小號代表著名聲,月桂葉的長青則象徵著偉人的不朽;傳統上,桂冠通常也是詩人、英雄的榮譽象徵。

然而維梅爾藉由歷史繆斯-克里奧想告訴我們甚麼? 而其背後的地圖,約占畫面四分之一的空間,連結上方刻劃精細的吊燈,又透露著甚麼訊息?

繪畫藝術 / 畫家的畫室 局部 (The Art of Painting)
維梅爾 (Johannes Vermeer) 油畫
1666-1668, 120 cm x 100 cm
維也納 藝術史博物館 (Kunsthistorisches Museum, Wien)

我們下周繼續來聊…。

 

 

 

 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