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年的林布蘭雖然貧病交迫,但更讓他傷痛的卻是無數次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無奈。
提圖斯 (Titus, 1641-1668) 是他與妻子薩絲琪亞擁有的四個孩子中,唯一倖存的兒子;林布蘭與兒子情感的聯繫相當緊密,曾多次為他畫肖像畫,深刻描繪其成長的歷程。

林布蘭 (Rembrandt van Rijn)
1658 / 油彩畫
67.3 cm × 55.2 cm
英國倫敦瓦爾斯藏品 (The Wallace Collection, London )
1668年初,二十七歲的提圖斯迎娶姨丈的姪女馬格達萊納·凡·盧(Magdalena van Loo, 1641-1669),不久後即傳來妻子懷孕的好消息。
這段期間對林布蘭來說,久違的幸福彷彿好近好近,無奈厄運的降臨未曾止步。提圖斯新婚約半年後,還未能等到女兒誕生,就因瘟疫而離世,這個不幸再度重擊林布蘭。
1669年3月,孫女提蒂雅 (Titia, 1669-1715) 的平安誕生,有如生命低谷中的救贖;同年,林布蘭再度以聖經為本,畫下人生中最後一幅作品《西面在聖殿抱著聖嬰》。

林布蘭 (Rembrandt) 油畫
1669, 98.5 cm × 79.5 cm
斯德哥爾摩 國立博物館(National Museum, Stockholm)
路加福音中記載耶路撒冷有一個人名叫西面 (Simeon)。他因得到聖靈的啟示,知道自己未死之前,必看見主所立的基督。
『他受了聖靈的感動,進入聖殿,正遇見耶穌的父母抱著孩子進來,要照律法的規矩辦理。西面就用手接過他來,稱頌神說:
「主啊!如今可以照你的話,釋放僕人安然去世;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,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:是照亮外邦人的光,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。」』《路加福音》2:27-32
『又有女先知,名叫亞拿,是亞設支派法內力的女兒,年紀已經老邁,從作童女出嫁的時候,同丈夫住了七年就寡居了。
現在已經八十四歲,並不離開聖殿,禁食祈求,晝夜事奉神。
正當那時,她進前來稱謝神,將孩子的事對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說。』
《路加福音》2:36-38
林布蘭在四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,曾多次畫過這個主題。最初是在1628年,當時林布蘭還在家鄉萊頓;他尚未娶妻生子,對於人生還在摸索,作品則偏重故事的描述。

林布蘭 (Rembrandt) 木板畫
1628, 55.4cm × 43.7 cm
漢堡美術館(Hamburger Kunsthalle)
反觀臨終前歷經滄桑後的版本,畫面顯得更為單純。林布蘭企圖刻劃的不再是情節,而是西面的心境。他以斑駁的筆觸與色彩,描繪西面懷抱耶穌瞬間,心中複雜的情緒。
畫中的西面早已垂垂老矣,為了這一刻他等待了一輩子。他半閉著雙眼,正用心領受上帝的恩典;而微張的嘴彷彿正發出讚嘆,在一呼一吸之間,凝結著感恩與死而無憾的激情。

林布蘭 (Rembrandt) 油畫
1669, 98.5 cm × 79.5 cm
斯德哥爾摩 國立博物館(National Museum, Stockholm)
1669年3月,當林布蘭抱起孫女的那一刻,是否也與西門有相同的心境?
作品雖以西面為名,描繪的其實是自己。回顧命運多舛的一生,一幕幕自眼前消逝;此刻心中因新生命而獲得救贖,心願足矣,充滿感恩!
這是一幅最終來不及完成的作品。
同年十月,林布蘭悄然離開人世,一如他一貫風格,寧靜而帶著祝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