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林布蘭,光影中的靈魂 (六 ) 以浪蕩子回擊】

1631年底,林布蘭來到阿姆斯丹發展。住在當時藝壇頗具影響力的畫商玉倫伯赫 (Hendrick van Uylenburgh, 1584-1661) 家中,也因此結識未來的妻子薩絲琪亞 ( Saskia van Uylenburg 1612-42)

薩絲琪亞 (Portrait of Saskia van Uylenburg)
林布蘭 (Rembrandt) 油畫
1634-1640, 62.5 cm × 49 cm
華盛頓 國家藝廊 ( National Gallery of Art, Washington D.C.)

薩絲琪亞是畫商玉倫伯赫 (Hendrick van Uylenburgh)的堂妹,出生貴族之家,是家中八個孩子最小的女兒。 父親具律師背景,曾擔任菲仕蘭省首府呂伐登(Leeuwarden)市長,也是荷蘭第二古老大學,法蘭克爾大學(University of Franeker)的創辦人之一。

1584年,一生為荷蘭獨立自由而努力,被尊稱為「荷蘭國父」的奧蘭治親王威廉一世 (William I, Prince of Orange, 1533-1584),在台夫特 (Delft) 遭暗殺身亡,當時薩絲琪亞的父親正在現場。威廉為商討菲仕蘭省相關事務而邀他父親共同進餐,不料餐後即遭人槍殺身亡。

薩絲琪亞自小父母早逝,由姊姊照顧成長。林布蘭和薩絲琪亞相識後,基於雙方家世懸殊,女方家人並不支持,但兩人仍於1633年訂婚,隔年結婚。典禮的場地位於女方家族附近的聖安娜教堂,當天男方家人無人出席。

這次婚禮可能是林布蘭生平最遠的一次旅行;婚後,兩人情感交融,林布蘭經常以妻子入畫。

1634年,林布蘭以花神為題,為當時年僅二十二歲的妻子,畫了一幅肖像畫。花神在古羅馬神話中司掌花朵及青春,與春天有強烈的連結。她藉由花粉的傳遞,孕育綠色大地生生不息,因此也被視為生育女神。

花之女神 (Flora)
林布蘭 (Rembrandt) 油畫
1634, 125 cm × 101 cm
艾米塔吉博物館(Hermitage Museum)

畫中的花神頭戴花冠,身著華麗異國服飾,搭配光線的明暗對比,顯得神秘又清新。她微微低頭、兩頰泛紅,眼神則望向畫框之外,與觀者並無交集,流露羞澀神情;而左手置於腹部的她,不禁讓人聯想,是否正期待新生命的誕生?

林布蘭以極溫柔的光、極細緻的筆法,刻畫亮面細節;他將鮮花頭冠、手杖、服飾的精緻繡工描繪得絲絲入扣,觀者甚至能感受絲綢柔軟而細滑的質感。

隨著林布蘭聲譽日隆,生活也逐漸闊綽。他投入相當多金額在顏料、畫具、道具的添購,也開始收藏藝術品。林布蘭的花費日增,來自女方親屬的閒言閒語也越來越多,認為他毫無節制,任意揮霍女方家產。

林布蘭除了透過薩絲琪亞堂哥玉倫伯赫澄清自己也有不少收入外,也罕見的畫了一幅極具嘲諷調侃,饒富趣味的作品來反擊。

《妓院浪子》主題取材自《路加福音》

耶穌又說,一個人有兩個兒子。小兒子對父親說,父親,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。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。

過了不多幾日,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,都收拾起來,往遠方去了。在那裡任意放蕩,浪費貲財《路加福音15章》

妓院浪子 (The Prodigal Son in the Brothel)
林布蘭 (Rembrandt) 油畫
1635, 161 cm × 131 cm
德勒斯登歷代大師畫廊(Gemäldegalerie Alte Meister)

畫中林布蘭將自己描繪成散盡家產的浪蕩子。而側坐在他腿上,回頭望向觀者的是他的妻子薩絲琪亞。

浪蕩子頭戴大羽毛帽,著華服配長劍,奢華處處可見。畫面左方的孔雀,象徵著虛華與短暫的財富。

林布蘭描繪浪蕩子愉悅浪蕩的神情,他挑釁地看著觀者,舉杯邀請我們入畫,彷彿也對世人宣告: 「無論你們如何詆毀,我與我的妻子盡情享受生活,非常幸福。」

事實上,林布蘭的繪畫才華也正在大放異彩,他藉此對於旁人異樣的眼光給予正面回擊。接下來,我們會欣賞他許多意氣風發時期的作品。

 

 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