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週我們聊到,二十三歲的吉貝爾蒂,在多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,贏得為佛羅倫斯聖約翰洗禮堂打造青銅對門的機會。之後,他傾注二十一年光陰,以耶穌生平為主題,雕鑄這對青銅浮雕的永恆之門。

(North Doors of Florence Baptistry)
吉貝爾蒂(Lorenzo Ghiberti)
1403-1424, 高:506 cm
▎佛羅倫斯聖約翰洗禮堂共有三對銅門。在此標案之前,第一對銅門於1336年完工,是由雕刻家安德烈・比薩諾(Andrea Pisano, 1290-1348)所創作;他以施洗者約翰生平為故事主軸,輔以八項美德:希望、信心、慈愛、謙虛、堅強、克制、公正和謙虛,打造共二十八個框景的浮雕作品。
每個框景皆描繪一個故事,以四行七列的方式工整排列。而框景內的圖像,則以帶刺的四葉形(Barbed Quatrefoil) 為框 ,象徵著十字架的延伸,也是哥德式教堂的重要圖騰。
四葉形(Quatrefoil)的圖案,最早或許是從四葉草(Clover)而來。後來則成為基督教運用的象徵,代表十字架的延伸。巴黎聖母院窗形的運用,衍生出帶刺的四葉形(Barbed Quatrefoil)圖案。

(右) 巴黎聖母院
(Notre-Dame de-Paris,1163-1345)
▎吉貝爾蒂競得第二對青銅門的委託後,成立大型工作室,召集有志之士共同完成。而其中不少致力者,日後也都成為赫赫有名的藝術菁英,包含
十五歲的唐納太羅(Donatello,1386-1466,原先競標者之一)、十八歲的馬索利諾(Masolino,1383-1447, 馬薩喬的老師),以及十四歲的烏切洛(Paolo Uccello,1395-1475,知名早期文藝復興畫家)
吉貝爾蒂沿襲安德烈・比薩諾第一對銅門的形式,保留帶刺的四葉形(Barbed Quatrefoil) 邊框。同樣的,二十八個框景中,最底部二列 (八個框景) 以四位福音書作者及四位教會聖師為主題;然後往上的五列 (二十個框景) 由下而上,以《天使報喜》為首、《五旬節賜下聖靈》為終,依序記載著耶穌一生重大事蹟,涵蓋其誕生、受洗、神蹟顯現、最後晚餐、釘上十字架以及之後的復活。
▎吉貝爾蒂的雕塑相當精緻細膩且具有強烈的故事性,擅長運用人物、建築的大小落次營造空間及景深;畫面充滿流線的美感與動感,相較於安德烈・比薩諾的作品,浮雕的深淺層次更為鮮明。
很值得大家花一點時間,細細瀏覽。
本週我們依序附上十幅作品,每一幅皆搭配聖經原文,期待與您一起感受,作品背後以二十一年刻劃的虔誠信仰。下次繼續聊~~
「到了第六個月,天使加百列奉神的差遣往加利利的一座城去,這城名叫拿撒勒,到一個童女那裡,是已經許配大衛家的一個人,名叫約瑟。
童女的名字叫馬利亞;天使進去,對他說:蒙大恩的女子,我問你安,主和你同在了!
馬利亞因這話就很驚慌,又反覆思想這樣問安是什麼意思。
天使對他說:馬利亞,不要怕!你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。你要懷孕生子,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。
他要為大,稱為至高者的兒子;主神要把他祖大衛的位給他。他要作雅各家的王,直到永遠;他的國也沒有窮盡。
馬利亞對天使說:我沒有出嫁,怎麼有這事呢?
天使回答說:聖靈要臨到你身上,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,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。」
《路加福音 第一章 26-35》

(North Doors of Florence Baptistery /Annunciation )
1403-1424, 羅倫佐・吉貝爾蒂(Lorenzo Ghilberti)
「他們在那裡的時候,馬利亞的產期到了,就生了頭胎的兒子,用布包起來,放在馬槽裡,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。
在伯利恆之野地裡有牧羊的人,夜間按著更次看守羊群。有主的使者站在他們旁邊,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;牧羊的人就甚懼怕。
那天使對他們說:不要懼怕!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,是關乎萬民的;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,為你們生了救主,就是主基督。
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,包著布,臥在馬槽裡,那就是記號了。」
《路加福音 第二章 6-12》

(North Doors of Florence Baptistery /Nativity )
1403-1424, 羅倫佐・吉貝爾蒂(Lorenzo Ghilberti)
「當希律王的時候,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。
有幾個博士(magi)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, 說:
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?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,特來拜他。」「..在東方所看見的那星忽然在他們前頭行,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,就在上頭停住了。
他們看見那星,就大大的歡喜;進了房子,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馬利亞,就俯伏拜那小孩子,揭開寶盒,拿黃金、乳香、沒藥為禮物獻給他。」
《馬太福音 第二章》

(North Doors of Florence Baptistery / Adoration of the Magi )
1403-1424, 羅倫佐・吉貝爾蒂(Lorenzo Ghilberti)
「每年到逾越節,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。當他十二歲的時候,他們按著節期的規矩上去。
守滿了節期,他們回去,孩童耶穌仍舊在耶路撒冷。他的父母並不知道,以為他在同行的人中間,走了一天的路程,就在親族和熟識的人中找他,既找不著,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。
過了三天,就遇見他在殿裡,坐在教師中間,一面聽,一面問。凡聽見他的,都希奇他的聰明和他的應對。
他父母看見就很希奇。他母親對他說:我兒!為什麼向我們這樣行呢?看哪!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!
耶穌說:為什麼找我呢?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(或作:豈不知我應當在我父的家裡嗎)?
他所說的這話,他們不明白。他就同他們下去,回到拿撒勒,並且順從他們。他母親把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裡。」
《路加福音 第二章 41-51》

(North Doors of Florence Baptistery / The Dispute with Doctors)
1403-1424, 羅倫佐・吉貝爾蒂(Lorenzo Ghilberti)
「眾百姓都受了洗,耶穌也受了洗。正禱告的時候,天就開了,聖靈降臨在他身上,形狀彷彿鴿子;又有聲音從天上來,說:你是我的愛子,我喜悅你。」
《路加福音 第三章 21-22》

(North Doors of Florence Baptistery / Baptism of Christ)
1403-1424, 羅倫佐・吉貝爾蒂(Lorenzo Ghilberti)
「耶穌被聖靈充滿,從約但河回來,聖靈將他引到曠野,四十天受魔鬼的試探。
那些日子沒有吃什麼;日子滿了,他就餓了。魔鬼對他說:你若是神的兒子,可以吩咐這塊石頭變成食物。
耶穌回答說:經上記著說: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,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。
魔鬼又領他上了高山,霎時間把天下的萬國都指給他看,對他說:這一切權柄、榮華,我都要給你,因為這原是交付我的,我願意給誰就給誰。你若在我面前下拜,這都要歸你。
耶穌說:經上記著說:當拜主─你的神,單要事奉他。
魔鬼又領他到耶路撒冷去,叫他站在殿頂上,對他說:你若是神的兒子,可以從這裡跳下去;因為經上記著說: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保護你;他們要用手托著你,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。
耶穌對他說:經上說:不可試探主─你的神。
魔鬼用完了各樣的試探,就暫時離開耶穌。」
《路加福音 第四章 1-13》

(North Doors of Florence Baptistery / Temptation of Christ)
1403-1424, 羅倫佐・吉貝爾蒂(Lorenzo Ghilberti)
「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,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。
看見殿裡有賣牛、羊、鴿子的,並有兌換銀錢的人坐在那裡,耶穌就拿繩子做成鞭子,把牛羊都趕出殿去,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,推翻他們的桌子,又對賣鴿子的說:把這些東西拿去!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。」
《約翰福音 第二章 13-16》

(North Doors of Florence Baptistery / Expulsion of the Money-Changers from the Temple)
1403-1424, 羅倫佐・吉貝爾蒂(Lorenzo Ghilberti)
「那時船在海中,因風不順,被浪搖撼。夜裡四更天,耶穌在海面上走,往門徒那裡去。
門徒看見他在海面上走,就驚慌了,說:是個鬼怪!便害怕,喊叫起來。
耶穌連忙對他們說:你們放心!是我,不要怕!
彼得說:主,如果是你,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。
耶穌說:你來吧。
彼得就從船上下去,在水面上走,要到耶穌那裡去;只因見風甚大,就害怕,將要沉下去,便喊著說:主啊,救我!
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,說:你這小信的人哪,為什麼疑惑呢?
他們上了船,風就住了。在船上的人都拜他,說:你真是神的兒子了。」
《馬太福音 第十四章 24-33》

(North Doors of Florence Baptistery /Jesus walking on water and saving Peter)
1403-1424, 羅倫佐・吉貝爾蒂(Lorenzo Ghilberti)
「我實在告訴你們,站在這裡的,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,必看見神的國。
說了這話以後約有八天,耶穌帶著彼得、約翰、雅各上山去禱告。
正禱告的時候,他的面貌就改變了,衣服潔白放光。忽然有摩西、以利亞兩個人同耶穌說話;他們在榮光裡顯現,談論耶穌去世的事,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將要成的事。
彼得和他的同伴都打盹,既清醒了,就看見耶穌的榮光,並同他站著的那兩個人。」
《路加福音 第九章 27-32》

(North Doors of Florence Baptistery / Transfiguration)
1403-1424, 羅倫佐・吉貝爾蒂(Lorenzo Ghilberti)
「耶穌到了,就知道拉撒路在墳墓裡已經四天了。
伯大尼離耶路撒冷不遠,約有六里路。有好些猶太人來看馬大和馬利亞,要為他們的兄弟安慰他們。馬大聽見耶穌來了,就出去迎接他;馬利亞卻仍然坐在家裡。
馬大對耶穌說:主啊,你若早在這裡,我兄弟必不死。
就是現在,我也知道,你無論向神求什麼,神也必賜給你。耶穌說:你兄弟必然復活。
馬大說:我知道在末日復活的時候,他必復活。
耶穌對他說:復活在我,生命也在我。信我的人雖然死了,也必復活,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。你信這話嗎?
馬大說:主啊,是的,我信你是基督,是神的兒子,就是那要臨到世界的」
「耶穌又心裡悲歎,來到墳墓前;那墳墓是個洞,有一塊石頭擋著。
耶穌說:你們把石頭挪開。
那死人的姊姊馬大對他說:主啊,他現在必是臭了,因為他死了已經四天了。耶穌說:我不是對你說過,你若信,就必看見神的榮耀嗎?
他們就把石頭挪開。耶穌舉目望天,說:父啊,我感謝你,因為你已經聽我。我也知道你常聽我,但我說這話是為周圍站著的眾人,叫他們信是你差了我來。
說了這話,就大聲呼叫說:拉撒路出來!
那死人就出來了,手腳裹著布,臉上包著手巾。耶穌對他們說,解開,叫他走!
那些來看馬利亞的猶太人見了耶穌所做的事,就多有信他的;但其中也有去見法利賽人的,將耶穌所做的事告訴他們。」
《約翰福音 第十一章 》

(North Doors of Florence Baptistery / Raising of Lazarus)
1403-1424, 羅倫佐・吉貝爾蒂(Lorenzo Ghilberti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