➤問: 在你所介紹的現代藝術(自十九世紀中期起的一百多年)中,有許多裸體畫,但在此之前,幾乎沒看過。為什麼?
➤答:其實在更早的古希臘原本就歌頌精美的男體。當時的運動員便以裸身、淋油(橄欖油)的儀式,來參加運動會的競技,這儀式具有虔誠禮神的意涵。到今天,我們在美術教室看到的石膏像,或是一些裝飾宮廷花園的雕像,都是古希臘時期遺留下來的典範。
希臘羅馬的古典時期[1]結束後,進入中世紀[2]的教會統治。裸像在衛道人士的眼中,變成妨礙風化的象徵,也因教規的獨尊聖神,連一般人的肖像都難以登堂入室。一直要到文藝復興時期,才有藝術家以「大衛」為題,創作裸像,才打破這千百年來的禁忌。
藝術史上有三個最令人讚嘆的「大衛」主題作品。令人驚訝的是,它們全出自同性戀傾向的藝術家之手。雖說出乎意料,但也極其合理,因為只有他們才會如此欣賞並正視男性身體的魅力[3]。
且讓我先簡述大衛的故事。西元前1044年,在上帝的指定下,掃羅(Saul)成為以色列聯合王國的第一位國王。但由於他做的一些事違悖耶和華的旨意,上帝於是另擇了一位「面色光紅,雙目清秀,容貌俊美」[4]的少年,名為大衛,準備培養他成為接班人。
當時,非利士人仍然騷擾著以色列。他們之中,有一個身高約三公尺的巨人「哥利亞」(Goliath)。他穿了一身銅盔鎧甲,連續40天叫囂挑釁,掃羅和以色列人見狀都驚恐而束手無策。年輕的大衛本來只是到戰場上幫哥哥們送飯,途見此狀,他無畏地上前回應:是耶和華要他來戰勝敵人的。大衛只用了拋石帶將石頭甩了出去,就擊倒了哥利亞,然後用哥利亞的劍,割下他的頭,帶回耶路撒冷。從此,年輕的大衛象徵無所畏懼的英雄。
大衛之一
我要介紹的第一個大衛,是自中世紀千年來的首個裸像。這尊作品是由柯西莫・梅迪奇 (Cosimo de’Medici, 1389-1464)所委託。柯西莫的父親,將家族經營有成的羊毛事業多角化,發展成為歐洲最成功的金融銀行巨擘。到了柯西莫,不但繼續快速地累積家產,更將其影響力超越商業領域:他一方面傾注巨大的財富於佛羅倫斯的公共建設和政治資產,成為這城邦共和國的僭主——不具官方名號的真正統治者,為梅迪奇家族開啟長達三百多年政治王朝的創始人;另一方面,他醉心於希臘典籍的翻譯和藝術家的創作贊助,最終推波助瀾形成璀璨的文藝復興時代。
而這尊銅雕的創作者是唐納太羅 (Donatello, 1386-1466)。唐納太羅的突破不僅在勇於向道統挑戰,敲鑼打鼓地宣示「文藝復興」時代的降臨,也在於其藝術表達的形式。
聖經故事裡的大衛固然體型遠較哥利亞短小,但他的體型怎麼也應該英勇威武,展現力與美的精實胴體。然而,唐納太羅的〈大衛〉像,卻洋溢女性特質的軀幹,體態近乎是搖曳生姿的花系列少男。
他腳下踩著的,是哥利亞帶著頭盔的首級。有人形容這構想的組合,根本是披著優雅外衣,盡遂其性虐幻想之作;尤其,他頭戴桂冠,腳踩頭盔下的臉,更增添了誘人的遐想。可以想見這尊雕像問世時,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,都帶給觀者巨大的衝擊。


《繁星巨浪》已經出版: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728178

[1] 古典時期(Classical antiquity),一般約指自西元前8世紀希臘荷馬史詩的出現,至西元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為止的古希臘羅馬文化時代。
[2] 西元476-1453年,西羅馬帝國滅亡至東羅馬帝國滅亡的時期。
[3] 十九世紀中期以前,因為社會對女性角色的期待,也可以說是歧視,女人難以成為藝術家,畫裸像更幾乎是二十世紀之後才有的現象。
[4]《舊約聖經・ 撒母耳記》。《古蘭經》也記述相同的故事。